白菜官网2项成果获2022年度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2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近日正式公布。白菜官网牵头申报的两项项目获得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分别是“植物光合作用光能利用效率调控机理与优化”(主要完成人:王宏斌、靳红磊、王金发、刘兵、符梅、冯冬茹)和“根特征与水分因子对稻米重金属累积的影响及机理”(主要完成人:叶志鸿、黄铭洪、史建波、梅秀芹、王珣、李伟展、程晧、黄璐、王茂意)。
“植物光合作用光能利用效率调控机理与优化”项目介绍: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化反应,但光能利用效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相关研究对于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粮食、能源和环境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王金发教授/王宏斌教授带领的团队通过近十年的系统研究,立足于光系统生物发生与功能维持,探讨了光合作用光能利用效率的调控机制。一方面,揭示了光系统核心复合物合成组装的氧还调控机制,特别是,揭示了光如何通过氧还调控精准控制了光系统生物发生;另一方面,阐释了光系统及其辅因子的稳态维持机制,特别是,发现了控制光系统蛋白复合物以及重要辅因子稳态维持的关键因子。在机理研究的基础上,从光能吸收与光能转换的角度,提出了植物光合作用效率优化的新策略,特别是首次提出了基于色素优化提升光合作用效率的独特策略。相关研究成果为基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改良作物、开发高效生物质能源,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
“根特征与水分因子对稻米重金属累积的影响及机理”项目介绍:
稻田重金属污染会造成稻米重金属超标和减产,这是当前我国水稻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迫切需要弄清哪些品种和环境因素在稻米重金属累积中起关键作用。由叶志鸿教授等人完成的“根特征与水分因子对稻米重金属累积的影响及机理”项目,从根特征和稻田水分的新角度探索了不同品种水稻对重金属累积和耐性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首次发现不同品种水稻“高泌氧-低累积-高耐性”的规律及其机理;根质外体屏障在调控镉的转运方面起重要作用。发现稻田水分是决定稻米对汞累积的一个关键环境因子,通过水分调控可显著降低稻米(甲基)汞累积。这些发现为低累积品种的筛选与培育、从污染稻田上持续生产安全大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新思路/方法。
作者
本院
来源
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