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官网三项成果荣获2023白菜网址官网大全首届校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表彰

发布人:内容管理员

近日,2023白菜网址官网大全首届校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揭晓。经各培养单位推荐、专家评审、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公示等环节,全校共评选获奖成果57项,其中特等奖4项,一等奖19项,二等奖34项。白菜官网荣获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其中由白菜官网黄军就、肖仕、刘徐兵等10人共同完成的成果“基于科教融合的创新型生物类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获得特等奖。获奖成果情况如下:

image-20240201204412-1

 

 

成果一

基于科教融合的创新型生物类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成果完成人

黄军就、肖仕、刘徐兵、元少春、郑利民、屈良鹄、陈月琴、庄诗美、施苏华、贺雄雷

 

成果简介

目前,生物科学的发展已从揭示生命本质及规律的基础学科,进入到以基因编辑为核心技术的工程化设计、改造乃至合成全新生命体的全新阶段。生物学作为一门以科学假设和实验验证为核心的学科,其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因此,构建基于科研与教学融合发展的新范式,对于培养创新型生物学高层次人才,推动和引领生物学国际前沿领域发展至关重要。

 

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及满足区域发展需要,600全讯白菜官方网站秉承“着力培养有原始创新能力、国际视野,能为国家解决生命科学领域重大问题的学界业界领军人才”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充分利用生科院强大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和科技成果,构建了促进五个融合、打造中大特色的生物类创新人才全培养体系,形成了基于科教融合的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FINE”范式,即培养尊重事实(Fact)、追求诚信(Integrity)、服务国家(Nation)、守护伦理(Ethics)的高层次人才。FINE范式包含了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角度对研究生培养的多元理解和实践,注重从导师与学生双向出发,从输入到输出全过程把控,培养生命科学领域卓越创新人才。

 

创新点

(1)以科学事实、科学伦理、科学诚信为支点,深化“立德树人”内涵,凸显人才培养特色。从生命科学出发,将生命伦理、学术诚信等要求融入“立德树人”,融入研究生培养,对导师和学生都作出要求,将FINE范式融入教与学,贯彻到课程体系、考核方式、科研实践等培养全过程,不仅要培养合格的研究生,更要培养优秀的生物领域人才。

(2)以国家战略和区域社会需求为导向,形成前沿科学和服务实践并重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以国家发展及科技发展的需求明确生物领域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与方向。在“种业安全”方向加强农业良种技术攻关,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攻关新发突发传染病和粮食安全风险防控,服务现代农业、南海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生命健康”方向面向学科前沿,开创变革性生物技术,推动我国RNA 科学在生物学的发展以及向医学与农学等领域的辐射,聚焦免疫学系统的演化与功能,建立基于基因编辑和干细胞技术相关重大疾病诊疗新策略,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资源利用等领域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3)以研究生教学体系改革和培养方案修订为途径,坚持引领,追求卓越。以培养创新型领军人才为目标,对研究生的德智体美劳、专业知识与技能、科研能力、实践能力、英语水平、学术交流能力、学术成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国家战略、民族复兴、大国责任、学术前沿等多个角度,激发学生至诚报国的理想追求,突出前沿性、科学性和适用性,强化知识引领,着力培养有原始创新能力、国际视野,能为国家解决生命科学领域重大问题的学界业界领军人才。

 

 

成果二

发挥在校研究生在乡村振兴中作用的探索与实践

 

成果完成人

苏薇薇、李沛波、王永刚

 

成果简介

该项教学成果总结了苏薇薇教授团队实践乡村振兴战略,带领研究生深入乡村,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以化州橘红的研究和实践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成果。截至2022年,化州市化橘红种植面积达11.6万亩,年产鲜果6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超72亿元,辐射带动近40万农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化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支撑。同时,团队培养硕士研究生95名、博士研究生16名,编写相关专著15部,获得国际发明专利6件、中国发明专利9件,在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创新点

(1)按照“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要求,以“四个面向”为目标,围绕着力培养提升研究生的“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的主线,结合学生自身的专业背景、成长需求来设计毕业课题。

(2)坚持科研项目与乡村产业发展技术需求的无缝对接,将研究生论文选题与乡村企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紧密衔接,使研究生真正参与乡村产业技术研发,培养其服务社会的能力。

(3)把研究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以解决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技术需求为社会服务切入点,遵循“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的原则,深入田间一线和产业前沿,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着力培养农业发展所需的复合型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

 

 

成果三

基于FINE理念的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生助教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实践

 

成果完成人

张雁、孙彩云、何祖勇、黄盛丰、邓庆丽、崔隽

 

成果简介

该项教学成果聚焦研究生助教体系。通过广泛调研,解析了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助教的应具备的综合素养,解构助教主体素质、助教任务、助教效能,形成体系构建的主线和框架,让研究生助教的工作成效体现在教案、教材、实验内容设计、课件、考核等多个教学环节,让助教在工作中有收获感和成就感。在实验教学中引入“教师-学生-助教”的学习共同体模式,建立学校-学院-课程组-教师四位一体的助教培养机制,科学化、系统化、信息化集成优质教学资源,深入挖掘了研究生助教在人才培养中的潜力与作用。

 

创新点

(1)文化创新。研究生教育的长远目标,是形成推动研究生服务国家战略科技能力提升的恒久合力,其关键在于是否成功营造了优良的教育文化,而研究生助教的培养正是这种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成果以具有亲和力的培养为纽带,以激发研究生助教追求助教助学卓越的内生动力为着力点,开发可以满足差异化需求的多样性助教发展项目,使其在教学发展活动中实现主体性觉醒,激发驱动力,进而成为“乐助教善助学”教学文化的传播者。

(2)机制创新。在实验教学中引入“教师-学生-助教”的学习共同体模式,助教在回答本科生问题时不断拓展已有知识范围,在科创竞赛的牵引下,实验教学内容拓展至学科竞赛课题,研究生助教在参与本科生的课题设计和课题讨论过程中,不断刷新对已有知识的认知,不断提高研究生助教的硬实力,形成“以赛促学、以赛带学”新机制和新制度。同时,在给本科生讲授的过程中不断练习授课技巧;在与本科生和教师相处的过程中收获尊重、友情、成就感。

(3)内容创新。在学校和学院层面,注重研究生助教的软实力培养,设置了针对助教的教育理念和沟通技巧等系列培训内容。在课程组和教师层面,注重研究生助教的硬实力培养,针对每门课程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对研究生助教进行精细化强化培训。利用成果第一完成人负责的全国“生物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与五十余所高校协同开展助教培训和教学资源共享,形成了研究生助教培养的协同方案。

 

作者

本院

 

来源

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