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官网廖文波教授、凡强副教授团队揭示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丹霞梧桐的起源及扩散机制
发布人:内容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3-06-15
我国有着丰富的丹霞地貌及喀斯特地貌,孕育着丰富的特有物种,其中不少物种在多个孤岛式的特殊地貌均有分布。这种分布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呢?其机制尚不明确。丹霞梧桐自1987年在广东丹霞山(丹霞地貌)发现并正式发表后,相继在邻近的南雄盆地(丹霞地貌)、英德市的喀斯特地貌区发现,最近在福建的丹霞地貌区也有报道,是研究岛屿式特殊地貌间物种扩散机制一个极好的研究对象。
图1 丹霞梧桐的植株及生境
图2 基于叶绿体基因组构建的梧桐属系统发育树及丹霞梧桐群体分化时间推断
基于生态位模拟及种群动态分析表明,丹霞梧桐在约2万年前的有效群体大小达到其高峰,可能曾广泛分布我国东南部地区。随着早-中全新世气候逐渐回暖,丹霞梧桐难以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竞争,分布范围逐渐缩小。晚全新世阶段,随着东亚夏季风的逐渐减弱,丹霞梧桐居群有效大小持续降低,同时,人类的干扰有可能进一步加剧该物种的濒危,目前仅残留在丹霞及喀斯特地区的峭壁生境。
图3 基于叶绿体基因组及RAD-seq推测的丹霞梧桐扩散路线
图4 基于RAD-seq数据对过去20万年以来丹霞梧桐有效群体大小变化的推断
原文链接
本院
来源
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