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仙生命讲坛第十四讲隆重开讲
2021年4月6日上午10:00逸仙生命讲坛第十四讲在南校园贺丹青堂一楼讲学厅举行。国家科技部原部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徐冠华院士受邀做了“人类21世纪备忘录”的精彩报告。徐院士基于人类发展史的宏观考察,从能源、食物、健康三个基本议题出发,讲述21世纪人类将实现可控核聚变、现代育种、精准医疗等方面的科学突破,将重塑人类社会,人类命运共同体将实现永续发展。
在报告上,徐院士围绕(1)人类能够拥有不竭的能源?(2)谁来养活21世纪的中国人?(3)人类能否实现长命百岁?(4)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5)美好未来,共计五个议题开展探讨。第一个议题重点关注,可控核聚变的科学发展,包括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的发展史和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的发展现状。第二个议题则聚焦粮食安全和现代育种技术,指出我国的粮食安全关键是坚持农业的改革与发展,科技工作要大力发展现代育种技术,向科技要粮。杂交育种、转基因育种以及基因编辑育种已成为当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计民生安全的压舱石。第三个议题则关注人类寿命,讲述精准医疗对人类福祉的重要性,指出精准医疗的发展需要生命科学、信息技术和临床医学三大科学技术领域的融合创新。在前三个议题的基础上,徐院士强调,21世纪人类将面临核灾难和小行星撞击的共同挑战,需要我们共同面对科学技术的两面性,加强对薄弱研究环节的投入。最后徐院士表达对人类美好未来的向往,再次强调各国命运紧密相连,人类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携手合作是人类应对危机的必然选择,也是人类永续发展的基石。该讲座的主要观点也发表在《中国软科学》杂志上。
徐院士的精彩报告吸引了逾百名师生参加。报告反应热烈,老师同学提问踊跃,徐院士详细解答,达到非常好的互动效果。互动环节中,徐院士也对我校强基计划的学生提出期许,希望广大学子关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逸仙生命讲坛作为学院学术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步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资源共享,为学科建设和学院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徐冠华院士作报告
会场现场
作者
本院
来源
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