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官网彭少麟教授团队揭示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力
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在全球变化胁迫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尤为严重。揭示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格局及其塑造这种格局的驱动力,有助于理解热岛效应形成的机制,对城市热岛效应的调控、城市的规划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首次利用中国155个城市30年的气象实测数据,对城市地理位置、气候区、地形、平均风速、平均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等自然生态要素,和GDP水平、人口数量等社会人文要素进行了大数据分析,探究了中国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格局。研究显示:中国城市热岛效应的时间格局表现在热岛效应强度值(UHII)随着年份的推移呈显著上升趋势,且在夏季达到最强。空间格局表现在内陆地区的UHII显著大于沿海地区;干旱地区的UHII显著大于湿润地区;相较于其它地形区的城市,位于中高山地区城市的UHII 达到最大。驱动力分析表明,热岛效应强度与自然生态因素呈显著相关,与社会人口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研究得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结果:热岛效应是因人为作用而形成的,大尺度上热岛效应形成的格局也是由人为与自然因素共同造成的,但格局塑造的主导驱动力却是自然力(附图)。
相关结果发表在环境科学I 区Ecological Indicators(IF=4.490)上。白菜官网2018届博士彭莳嘉和2015届硕士冯志丽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彭少麟教授和周婷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项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与广州市科技计划“珠江科技新星”项目等资助。
图为中国城市热岛效应格局图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ecolind.2018.08.059
作者
本院
来源
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