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东校区讲座
时 间:2011年7月26日(周二)14:00 - 16:00
地 点:2023白菜网址官网大全东校区600全讯白菜官方网站大楼228室
主持人:松阳洲院长
1.题 目:DNADamageSignalingandDNARepair. 报告人:陈俊杰教授
2.题 目:BottlenecksofInducedPluripotentStemCells. 报告人:徐洋教授
报告人简介:
陈俊杰教授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实验放射肿瘤中心主任。他是基因组稳定性,特别是DNA损伤应答通路和癌症生物学方面的国际著名科学家。他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后来在佛蒙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哈佛医学院AnindyaDutta和DavidLivingston实验室进行博士后训练。他实验室主要研究基因组不稳定性和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DNA损伤后的基因组完整性依赖于DNA修复和细胞周期检查点控制的协作。DNA损伤反应通路的完整性对防止细胞恶性转化,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陈俊杰教授在发现DNA损伤通路的新组分上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近年来他的研究开始涉及基因组不稳定性的其他领域,包括有丝分裂调控和细胞衰老,阐明了有丝分裂检查点蛋白Chfr调控多种关键有丝分裂激酶,保证有丝分裂的进行。另外,他实验室也研究去乙酰化酶SIRT1在衰老和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已发表Nature、Science、Cell等SCI论文127篇。
徐 洋教授任职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科学系。1989年获得武汉大学学士学位,1994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在诺贝尔奖获得者David Baltimore实验室进行博士后训练。徐洋教授致力于癌症生物学和干细胞生物学研究,尤其是调控hESC和iPSC自我更新和基因组稳定性的通路,研发出了一种基于细菌人工染色体(BAC)的高效基因打靶技术,大大提高了人胚胎干细胞和iPS细胞的基因打靶的效率。利用该技术,他建立了ATM-/-,p53-/-,以及其他基因knock-in的人胚胎干细胞系,为阐明维持hES和iPS细胞多能性、细胞生存、细胞分化、以及遗传稳定性,提供新的通路。另外,徐洋教授期望将iPSC应用于临床治疗,致力于解决iPSC衍生细胞的免疫原性以及iPSC的成瘤性问题。已发表学术论文Nature、Nat Cell Biol、Cell Stem cell等SCI论文62篇。
欢迎广大师生出席!
|